选课类别:专业任务 | 教学语言:双语 |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 开课单位:数学系 |
课程层次:未知 | 获得学分:3.0 |
*final出分后来返评:mid90(30%),final100(40%)卡线斩下A+。期中难,最高也就90,prof期末出的很水,bonus也不难(饭真的喂到嘴里了,感谢prof给了一个拿A+的机会)。这门课自从开课以来都不调分,后辈请加油。
*以下是之前的评论:
我太笨了课上老听得迷迷糊糊的,但好在课本stein的complex analysis写得还算可以,至少比数分的数学分析教程要清楚。首先要肯定的是,复变函数相比起数学分析要精彩很多,但特指其中软分析的部分(i.e 非强计算类型的证明);而关于硬分析的部分——这里的chapter5在weierstrass和hadamard名字出现之后,证明内容就逐渐变得混乱邪恶了起来(尽管证明动机还算清楚,但是太坤吧难算了容易算着算着就lost,上课甚至会硬控另一个班的prof)。课程目的个人感觉大概就是让大家好好感受一下拓扑,软分析,硬分析,以及一点点的抽代和几何的感觉以便于各位排除自己不想学的方向(btw,共形映射的那块讲的真的非常精彩)。作业蛮难的,有时候stein给了hint也不一定做得清楚还要上math stack exchange,要真做清楚肯定是少不了时间的,而且两周布置一次作业老容易忘记自己之前学了啥而强制自己再学一遍(其实不算坏事)。期中考试回顾起来不难,但是考试的时候感觉题量巨大,最后出来average 50+还是很哈人的。拿A的话期中期末都得90+才行(但midterm90分真的很吃发挥)。prof不太能保证会比期中好,拿A压力还是巨大,由此可见数学系gpa含金量(雾)。
怎么说呢。我在数学分析三的时候失去了对分析学的兴趣,但是马老师的复变函数课程确实是数学系不可多得的精品课程,让我收获了很多,也了解了在一个复数域上holomorphic各种各样的特殊性。数学系2024春对大二的排课实在逆天,我们有一些同学不得不在一天内上ODE、抽代、泛函、复变,几乎是超人。上复变课程的时候血条已经快见底了,大脑在经过了ODE的流动和抽代的轰炸后很难把复变内容在课上吃透。然后马老师确实是一个厉害的数学家,我惊叹于复数域中的函数有各种各样美妙的性质(也不可避免地被港台口音影响了说话都变机车了)。但是给分真的很糟糕,期中期末考试题所涉及的分析小技巧太多了,不说了我必须复习复变去了
反正是数学系必修的你也逃不掉(
看到前面一个佬的评论,谈谈菜鸡的想法
难是包难的,作业是包不会做的(基本看答案),期中考试刘bc班只有⅓的人及格:(
然后期末出了张巨简单的试卷,但是平均也就只有76()
然后助教说因为期末太简单了所以期中不给调分了wwww
最终“喜提”C+(也不知道大伙多少,本人期中没及格期末高于平均)
总结就是学不明白就背,万一考场上蒙出一道就是20分(
当然,这门课还是学到很多东西的,下半学期的感觉要比上半学期的简单些
马老师上课的风格很好,对待课程也很认真。成绩差是我的问题
这门课更应该叫做复分析,英文的课程名也确实是complex analysis而不是functions of complex variable. 课程名字写复变函数完全是把我这种分析学渣渣骗进来杀QwQ
马梓铭老师讲课讲得非常好,全程手推无ppt,讲课风格非常优雅,不疾不徐,还有他自己手写的非常精美的notes。但是南科大的复变函数画风和其他学校的复变非常不同,风格和数学分析接近,难度偏高,教材使用的是stein的complex analysis,重心偏证明和理论,不是很强调计算和应用。习题数量比较少但是难度很高。个人认为太少而太难的习题没有很好地起到巩固知识本身的作用,期末复习的时候也比较茫然,我在这门课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总评也只是勉勉强强B+。作为对比的是我了解到的港中深的复变,风格和高等数学接近,比较强调计算和应用,难度也低不少。个人学完之后感觉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对相关知识应用的熟练度还是偏低,不是很推荐非数学相关专业的同学学这门课。
老师人很好 给的期中期末复习资料很好用 但是不调分
期末考试压分太狠了,真的狠,其他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