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专业任务 | 教学语言:英文 |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课程层次:本科 | 获得学分:3.0 |
Stars-3,DSAA-1,tb-1,wwy-1.
寄系专业课特有的一科报告厅,昏暗的灯光,相对舒服的座椅真的让人昏昏欲睡虽然我是没睡着过。本人没有任何算法竞赛基础,数学也很差,导致我在这门课写lab的体验极其痛苦,期中之后几乎每道基础题以外的题目都要问同学或者听老师讲才有一点点思路,纯自己想我是完全一头雾水的。虽然都说建议自己思考,但是不好说还有没有我这样的人存在。如果真的想多久都没有思路的话还是放过自己吧。quiz1和midterm属实是来了个下马威。后面大概是看到成绩爆了(其实我更倾向于认为每年都这样因为前辈们也这么说)于是quiz2和final强度降了不少但仍然不低,也直接送了一些分,最后得分不好不坏,根据本人的水平来说其实还可以了。
tb老师的槽点不少,比如从开学到最后一节课都在拖堂5-10min并且这个时间还会随着周数递增,虽说美其名曰“方便错峰吃饭”但是既然你能看到这条comment就意味着你大概率知道It makes no sense. 以及非常strange的英文口音,非常不标准但是不听又难受(我在说什么?)。老师讲课都是前面摆课件的打印稿然后iPad投屏,在空白的页面按照课件的思路把课件的内容几乎原封不动写一遍,然后各种definition也是每个单词都读一遍,以上种种造就了老师讲课说很慢也不慢但是绝对不快的速度,也因此有些lab直接延期因为没讲到相关内容,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看来好像是坏事因为lab9居然在期末周第二周ddl,严重占用复习时间。
wwy老师,嗯我很难评因为我觉得她确实想讲好,但是她的水平(很抱歉我只能用这个词因为我想不到别的词来描述了)好像不足以支撑这一点。她讲题目的时候讲着讲着好像她自己思路会断或者哪里抄错数据之类的,虽然大体思路对,但是我还得录音下来然后写lab的时候反复听才能真正理清楚。老师讲题不怎么在黑板上写,就是用电脑数位板做批注然后投到机房电脑上,要记录的话建议自己拍照或者录屏,因为事后再去问大概率她讲得会有点跳跃。她debug的一些bug其他同学说了不少,我就补充一点,她给的数据有可能有问题(我按照她的样例怎么改都改不出她那个输出,最后丢给已经ac的朋友跑一下,好嘛原来是她给错输出了
专业基础课,你就学吧,一学一个不吱声。但是也请你享受看到绿色的正确框框以及rank上自己6题全绿的幸福时刻。
补充一下:平时的lab作业,一定一定要拿满!!如果平时漏了题没写(A+B+C/D+E+F之中的任何一题)就去写期末周之前开的bonus lab,至高能补完整一次的lab分。
由于期中考砸而导致总评爆炸,但是这不妨碍我对于这门课的高度评价!!!
作为有着“计系守门员”之称的DSAA,在大一时就已经听到了很多学长的吐槽,但其实真正上完一学期,感觉并没有说的那么恐怖(本人大学以前没有接触过算法,大一绩点在计系中游偏下),而且是实打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上完以后感觉自己的编程水平和一学期前有了明显区别。我单方面宣布这是本学期上的最精品的计系专业课!
唐博老师的理论课足够生动,这一点就已经超过妮可cs90%的老师了,就我个人而言上他的课是可以做到集中注意力听下去的。而且课件上对于每一个算法的描述也十分详细,课下把pdf手动翻一遍就能够展现出算法实现的具体步骤,对于我这种不爱记笔记的人复习来说相当友好。当然唐老师也有一些槽点,比如经常没课间,比如著名的“晚5到10分钟下课方便大家错峰吃饭”。
实验课其实就是讲作业题的思路,wwy老师讲的很清晰,板书也很整齐,就算课上没懂,课间再问时也会很有耐心地给你重复一遍。(当然前面老哥也说了,qq问基本不回或回地特别晚,建议qq直接问sy)如果你作业还是有问题并且线上说不清楚,还可以每周四下午去三教机房找sy/wwy挂号就诊()。
下面说一些建议/注意事项/个人体会吧:
1.建议每次上实验课前先看一遍题,看看有没有什么思路,最好再自己试着做一做,防止过度依赖老师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2.考试做算法题时,如果实在想不出来最优解,就写个能想到的时间复杂度最低的上去,不要一味的钻牛角尖,而导致后面的题没时间写。
3.把写lab题当成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我经常在一丹,打开IDE,敲敲写写,不知不觉就闭馆了(
4.享受ac的那一瞬间。如果你lab写的十分痛苦,那么建议你不要光想着debug的痛苦感受了,要感受ac那个绿框蹦出来时的那份喜悦,那一瞬间的喜悦足够盖过之前的一切痛苦(bushi。为啥这么课叫计系守门员呢,因为不是对计算机真正热爱的人,是很难体会到那份ac的成就感的。
最后,请大家牢记唐博老师在第一节课说的“这门课学的好坏将与你未来的薪资挂钩”,加油!
DSAA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堂课。老规矩,好的坏的有的没的都会提一嘴。
+唐博老师是一位有点贱的老师(表褒义),我们理论课是全系一块的大课,里边有几位国际生,所以按原则来说唐老师是该上课全程讲英文的,那么唐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呢?“欸,我问一下这里有没有国际生啊,有没有听不懂中文的学生啊,有的话一定要告诉我哦。”(这句话全程拿中文讲的)就通过这个传世经典,你大概可以体会一下他平常讲课风格的那种幽默风趣。
+唐博老师被迫开始用英文讲课以后,你其实能听出来老师的英语口语其实不是非常标准,但是他有在努力地做中英文双语授课,实际听课体验没有因为英语授课而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DSAA最难绷的就是各种测试类给分项目的难度分配极不合理,我自己体验了一学期是如此,据说上学期也基本是如此,所以基本可以认为这种抽象的难度分配就是DSAA的常规操作,具体如下:上半学期,第一次quiz加期中考弄得死难死难,学期还没过半就已经把一大半人的总评干到A-以下(我们期中前的那次quiz和期中考的平均分都是60-70,非常恐怖);然后下半学期又开始死命捞人,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第二次quiz只要写了个名字就白送50分,期末考试满分120分整整20分bonus,以及直接修改期中前后各种给分项目在总评中的占比…虽然说是能把绩点捞回到一个体面的程度,总体结果不会太差,但是这种过山车一样的大起大落的安排真的难绷至极。
+一学期一共十次lab作业和一次bonus lab,因为有bonus lab的存在,所以前面的作业碰到了实在做不下去的难题大可以直接放弃不做,每次lab都丢掉一道最难的题都没有问题。
-相比于另一个DSAA教学组合(唐博+沈昀),我这里专门给低了一分,就纯是在王维语老师这里扣的。王维语老师,你要说她差吧,倒也没那么差,但是跟沈昀老师比起来那真是被全方位碾压。作业中碰到困难,去找王维语老师debug,她找到问题的成功率明显低于沈昀老师。而且更致命的一点是,除了实验课上课期间,你几乎无法向王维语老师询问问题,office hour是八成不在的,QQ消息是半个学期都不回的,发邮件倒是会及时回复,但是debug这种事,一来一回用邮件沟通的话效率极其低下…除了实验课上课期间,你几乎是无法向王维语老师询问问题的。
是这样的孩子们,给分(相对tbdsaa曾经的情况)超好,至少这学期是,以后估计会保持此状从而丢失计系最难专业基础课的名号(在我看来已经不是了,现在顶多算中档)
补:“第一次quiz加期中考弄得死难死难”是假的,比以前好多了,“然后下半学期又开始死命捞人”也是假的,别看期末有bonus,拿不到的,比期中难(这是因为期中并不难,考的基本是lab写过的算法,时间也蛮充裕,请尽可能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