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专题

(田松)HUM0692024春 2022春  
2024春 2022春
8.5(2人评价)
  • 课程难度
    中等
  • 作业多少
    很少
  • 给分好坏
    一般
  • 收获大小
    一般
选课类别:文理通识 教学语言:中文
课程类别:人文类 开课单位:人文科学中心
课程层次:未知 获得学分:2.0
课程主页:暂无(如果你知道,请点右上角“编辑课程信息”添加!)
课程简介(教工部数据)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理科学的模板。但是,公众所了解的物理学,常常是牛顿范式的物理学。作为自然哲学的延伸,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对作为其母体的自然哲学产生影响。20世纪的量子论、相对论和混沌理论,对于我们关于物质、实在、规律、确定性等基本问题的看法,都构成了冲击。本课程将对物理学哲学的基本内容加以介绍,包括:1,基本物理量的自然哲学意义,基本物理学规律(如热力学定律)的哲学内涵;2,物理学方法论,如模型法,类比法,对称法等;3,物理学前沿的哲学问题,相对论、量子论、混沌、宇宙论等;4,基于物理学哲学的一般哲学问题:实在论与非实在论;还原论与整体伦;构成论与生成论等;5,物理学给出的世界图景与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知;6,物理学哲学自身的历史、物理学与其它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以及与一般科学哲学之间的关联。


Physics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natural sciences, the templa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But physics, as the public knows it, is often that of the Newtonian paradigm. As an extension of natural philosophy, every major change in physics itself has an impact on the natural philosophy. In the 20th century, at least three revolutions occurred: quantum theory, relativity, and chaos theory. These theories have also an impact on our views on basic issues such as matter, reality, natural law, and certainty.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tents of philosophy of physics, including: 1) the natural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basic physical quantity, and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of the basic laws of physics (such as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2), physical methodology, such as model method, analogy, symmetry, etc.; 3) Philosophical issues at the forefront of physics, such as relativity, quantum theory, chaos, cosmology, etc.; 4), general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based on philosophy of physics: realism and non-realism; reductionism and holisticism; composition and generation; 5), The picture of the world and our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world provide by physics; 6)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physics itself; and its connection between physics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of natural sc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of 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general.
点评写点评
排序学期
评分评分2条点评
user avatar   维尼     2024春
  • 难度:困难
  • 作业:很少
  • 给分:一般
  • 收获:一般

不好混的人文课,平均两三节课就有一次雨课堂考课上讲的内容,所以想混的慎选。

user avatar   Boltzwell     2024春
  • 难度:简单
  • 作业:很少
  • 给分:一般
  • 收获:很多

毫不犹豫的十分,这是我这学期上的最爽的一节课。

  • 关于给分:

这不是一门水课!“身为教师的自尊不允许我上水课——和学生们相互演戏,那对学生对老师都是浪费时间。”以往的给分基本是A:B:B以下=1:1:1,所以不建议毫无兴趣的同学来试图混人文学分。(不过据田老师评价,今年这个班是他在南科大上课几年来最满意的一个班,大家的课堂参与度讨论度都很高,所以说不定最后给分会相对高(出成绩了再来补充))

但对于课下课外的要求不高,只需要课上参与讨论并认真听即可——随堂的7次雨课堂和最后的期末都只会涉及上课内容,而由于每次上课都会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以及常常重复重点,所以几乎不用单独去复习,四舍五入课下只用做一个小组pre。

  • 关于课程内容:

这门课不是常见的哲学系玩法——从文本到文本,“哲学就是哲学史”。而是强调自身的经验和自主思考——“哲学是个动词”“你不需要查文献就可以回答‘人从楼上跳下去会怎样’”。所以上课除了老实讲学生听,常常会有一些思想实验或是“暴论”观点来启发发大家的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第一节课开始就会分组,每组5~6人,以后每节课的课上小讨论以及最后的大pre都是以这个小组为单位。

上课内容其实并不是太成体系,哪怕是有明确主题的课上也会因为同学的讨论而引申到别的地方去,主题相当自由,所以课程也很轻松,适当的插嘴也是被允许的。

今年的选课人数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有去年没开课的原因。这就导致从约第十周开始,每次课先回顾,然后两个组做pre,再提问讨论,给课程留下的时间就剩的很少了。最极限的一次全部讨论完只剩15min还要做雨课堂的quiz。所以后期上课其实相当依赖于当节课的pre水平:讲的好的,准备充分的,内容有趣的pre会引发很多讨论;而开摆的pre撑完10min还会被提问质疑,公开处刑。所以后期其实就偏混乱了,每节课有两个随机的主题占据主要时间,然后再花半小时讲课程安排的内容。

  • 对于选课的建议

首先是物理系的同学。要是确定了进物理系,大一下选真的很合适。这门课里甚至会花一节课带你入门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然后再花大概四五次课带你入门最基本的量子力学中的新观念。这门课的先修只有大物下,所以你也能猜到,对于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板块不会有知识性的深入讨论,不过倒是会大量介绍决战量子之巅时大家熟知的大佬们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理解。(田老师说以后可能要拿量子力学当先修课,我表示强烈怀疑这样还有几个人会选,总不会变成物理系专业选修课罢

班上近70人只有约⅓的物理系同学。我这一年班里一个大二物理系的都没有,物理系大二恐怖如斯。加我一共两个大一的(还都是准物理系)。大三大四的学长们普遍反映上课内容太“古老”,很多人奔着课程介绍里丰富且深入的课程内容来选这门课,结果发现并不是全部都讲了或讲的不够深入,主要精力都在讨论19世纪及以前的东西,有些失望。还有同学想要学习对于物理有用的思想方法,但田老师表示:

“我们这是哲学课,不是物理课。”

但考虑到这门课今年变动很大,未来好像也有更新的准备,各位不如直接邮件问问田老师?(我邮件问完知道不需要学完量子力学才敢选的这门课来着)

其次是非物理系的同学。这门课曾经是给北师大哲学系的同学们开的,可以说不需要物理基础。讨论对象虽然是与物理相关的,但很多时候生活经验就够用,而且是提倡大家以生活经验这个层次的亲身感受来开展讨论。至于说物理的东西,充其量就是后面讲到量子力学里面观念的时候会用一个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延迟选择实验来作为讨论对象,但因为一直讲一直讲,讲了四五节课总归是能听懂的。量子力学这么好玩,这门课还不涉及难学的部分,来学罢~~

不要因为大物or基物实验而讨厌物理啊喂!

  • 关于田松老师:

吉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

专业水平似乎相当高。上课时有好几次讲某位学者,讲着讲着就说这位学者和他有过什么交集。最震惊的一次是曾在惠勒弥留之际被惠勒的学生接去住处探望他。这下人际关系的六度分隔理论又有了新的支撑理由:我是田松的学生,田松认识惠勒,惠勒是费曼的老师。我与费曼只隔两个人。

似乎田老师在二十年前那会儿比较激进,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也引发了很多讨论。据上课来看老师现在的观点没有怎么变化,也很乐意与我们交流讨论,不过没有“曾经表现得”那么激进了。课程中也会给我们发一些他曾经的文章(真·文章,写在公众号里的那种),现在再看也很有意思,你甚至可以直接去聊。虽然照片上看起来很严肃但其实田老师很好说话的。

以我自身为例,上课时接触到某些概念和观点时,确实有三观重塑的感觉。但当然还是要以自己的思考为主,千万别来“学”东西,而是见识并打开一些新的思考角度。像第一节课就说人文社科普遍是文化相对主义,谁都认为自己是真理,不必因为别人观点和自己不符而争对错,能启发思考就行。

  • 后记

第一节课有一个讨论问题是“上课和讲座有什么区别”,小组讨论完大家各抒己见。田老师补充了一点:上课是同样一群人每周固定时间坐到一起,这是一个具有社交属性的场合。而课堂上的深入讨论也会让你与同组的同学在一开始作为陌生人时就有足够深入的交流。于是这门课上甚至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期待未来这门课上更多的故事……


teacher avatar

田松

人文科学中心

教师主页

其他老师的「物理学哲学专题」课

    田松老师的其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