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文理通识 | 教学语言:双语 |
课程类别:专业导论类 |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课程层次:本科 | 获得学分:1.0 |
对于这门课,我能感觉到老师们是想打造成一门大师云集涉及面广的精品课的,但是毕竟第一学期开课,经验不足,课程设置是在是欠妥。
lws老师的第一节课基本就是材料系宣讲的形式,讲讲材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组的情况。第二节课和第六节课,个人认为zwq老师讲的还是很不错的(没听过他的大物课,但是就这门课讲的还比较清楚,让人比较有兴趣听下去),不过只是更多地介绍为什么要用AI方法,虽然也简单地带了一些数学和算法的知识,但是感觉更像科普,内容并不太多。
然后就来到了最硬核的第三四节课了,ll老师第三节课先用不到两小时把python的基本内容和常用库过了一遍,然后第四节课用不到两小时讲了线性拟合模型、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留了写二维线性拟合python代码的作业。我上学期学了python,这两节课都跟的很吃力,班上有很多零基础的,那一定更是无从下手。从表白墙和大家的反馈中可以感受到痛苦,所以老师们商议后就降低了作业难度,临时又把第五节课改成了习题课,lgf老师和ll老师一同前往,确保每位同学能把样例代码改到可以运行为止。确实给了大家缓冲时间,不过也耽误了后面的课程安排。
第七节课沈老师是临时代lbw老师来上课的,但是这节课真的准备很充分,内容也比较丰富。从研发光学隐身衣出发,讲了很多数学,物理和算法的内容,讲的也很好,循序渐进,大部分同学都能听懂,收获算是比较大。
最后就是期末报告,要求是读一篇或几篇材料学作用AI方法的论文并写心得,可能并不难,但也给期末周徒增任务,相当痛苦。
总之这门课不能说差的没法看,老师们确实是用心了的,但是真的还有特别大特别大的改进空间,选课的各位慎选。
课程内容设置个人认为不太好,前面一直在花大力气讲一些很概括性的(过于概括以至于有些抽象的)东西——比如强调半天AI方法很重要,但给我的认识一直是“因为不知道能怎么研究,刚好碰上了AI大热,不如拿AI来试试”,而且基本一节课换一个老师,所以重复的东西很多。中间还有两节课从零开始速通python然后试图教会我们自己写一个拟合的程序,由于无基础的同学(包括我)很多,最后降低难度,只用写一下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顺带一提,教python的老师是开发可解释性机器学习软件的,所以他的入门=我的入土。
另一个作业是读一篇讲材料科学中的AI应用的paper,写一篇学习收获,1500字。知网搜索“材料科学中的AI”蹦出来了一些辣鸡文章,所以又一次加深了我的误解。
直到倒数第二节课才讲了一些算法的原理和具体的案例(尤其是一个AI和物理理论相互辅助的案例),可以说只有这一节课是全程听完学到了东西。不过这节课的沈翔瀛老师是临时来顶替的,所以这好像并不是原本的课程设置(悲)
关于课程内容安排及强度,Vincent_Jordan的评价个人认为十分中肯,基本符合这学期的课程情况。
上这门课最大的感受是,大家都在水,很少有人认真听课。甚至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只来了不到一半的人。不过我觉得这件事本身责任还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多一些,老师讲得东西有些枯燥乏味,再加上是没有考试要求的课程,那自然就不会有很多人认真听讲。此外,很难说我是否真的学到了什么知识上的东西,即使是科普性质的也很难说。老师们或许还要在这些方面上下点功夫。
期待下学期课程的质量会更高。
给分很好,没有签到!两周一次,没有任何压力。作业很简单,就一次作业,对于有机器学习基础的同学很轻松,没有基础的同学老师也有讲解,不会写也问题不大,gpt或者网上一大堆现成的代码。可以当一个讲座听。期中是写一些简单的机器学习的代码,期末是一个论文读后感。
中间讲python的部分听的太痛苦了 其他的课像讲座一样质量都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