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专业任务 | 教学语言:中文 |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 开课单位: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 |
课程层次:本科 | 获得学分:2.0 |
分数构成:pre/读书笔记二选一30%+投稿弹幕20%+期末论文50%
雨课堂扫码签到,不签到倒扣分,会在其他小组pre后雨课堂随机摇人提问
pre和读书笔记(1500字;有参考书目)二选一
老师会很认真听pre,偶尔会问得很犀利,但分数都很高
投稿5次15分,被选中一次再+1分;弹幕每10条+1分
投稿和弹幕的加分可以溢出到pre/读书笔记中
期末论文提交电子版,要求笔杆网严格版查重20%
读书笔记和期末论文都是邮件交给助教,对我来说这种交法很没有安全感…
老师讲课很认真负责,对真的对近代史感兴趣的同学来说值得一听
所有思政课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上课能够了解到很多历史中的小插曲,老师也真的很博学,对于那些历史事件基本上都是信手拈来,上课还会放一些视频,认真听的话还是挺有意思的。
看到评论区有骂的。我只能说王老师的评分标准没有任何问题,一个学期课下作业只有一个,还能pre和读书报告2选1,剩下的投稿什么的都是在上课期间完成的,你百度几句,甚至ai几句就行。再说了上课期间认真听会课,这要求真不算过分吧,更何况你干别的事情老师也没说什么。
(不知道老师在上面讲课时看着座无虚席的教室里人全都低着头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感觉王老师来到这个理工大学有点屈才了……)
得分比较需要多做努力的课(投稿+弹幕+pre),好处是知道这样可以提高成绩,只要想提高成绩就这样去搞就行,坏处是不去搞分还真就不高,所以任务量其实是有点多的,不过要是随便敷衍一点字数也不算太难。
老师人很好,也很博学都不假,然后认真听是能学到东西的,不过不多,也不深,这主要是课程设计的问题吧,反正我认为我听了一学期是有资格说确实学了没太大意义的一门课,可能拿同样的时间去读一本历史著作会更好,不过真有这时间估计也去做别的了。
不过思政课还指望什么呢,只要不是那些又红又专或者喜欢教育学生的老师,我想大家还是挺能接受的。
不过我还是有收获的,那就是:“历史是人性的。”
老师讲课很多知识,也不抓不听课的(批评gyl),能带耳机摸鱼睡觉也能听课获得很多干货。任务是写5条100字+的投稿和1500字读书报告,我觉得量还挺少的。唯一值得吐槽的是要签到和签退。据说给分没那么好?
后续 A+,满昏!
歌德说:“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燃起的热情。”
我不知道是否这类思政课程能否燃起其他同学的热情,我只知道在阅读《全球通史》和近代史纲要课本时我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中。
A+,体感挺好的,负担不重,多次选中为优质投稿,诀窍在于捕捉老师讲课的某个事件或人名,查一下详细信息和其它角度的评价,把老师没讲到的内容投稿,最好联系实际补一两句
老师讲课水平很高,内容也丰富,可以说是这两年上的非专业课中感觉最棒的。老师对大大小小的历史故事信手拈来,而且很能引导启发思考,很多问题听完老师讲的客观历史事件后没什么感觉,被点出来才意识到,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课和老师,毕竟如何从事实中发现矛盾并提出问题也是专业研究中重要而困难的能力(
没怎么听过课,平时分差了一次投稿没有拿满,pre不知道多少分,总评93,对个人来讲可以说给分极好
但是带我一起pre的组长,上课还回答过好几次问题的,总评只有89,有点莫名其妙的
同时因为老师选择的互动方式,在这门课上你可以看到从民粹主义小粉红到p社战犯各种各样百花齐放的发言,虽然这怪不得老师吧,但是有的时候看着确实很糟心
本学期助教我觉得有点犯糊涂,统计分数的时候明显看得出来的草台班子,甚至还干出了在课程群里找学生帮忙抢票的事()某种意义上怪可爱的但是就,嗯()
与课程评价无关的一点:我觉得有些人应该注意到这门课是一门政治课,也是一门历史课,但是归根结底是一门政治课()真要看历史的话我觉得,多多少少要自己找点其他东西来吧
1、课堂:老师讲课很有意思,如果认真听课的话可以学到很多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但是上课感觉都没人听课,王春英老师来南科大真的有点屈才了。
2、签到:老师每节课下课都会签到,没签上可以找助教补签。
3、给分:分数构成为平时分50%(20%投稿+20%pre/读书报告+10%出勤)和期末50%,如果投稿没有拿满期末还可以写1500字的学习心得补救,bonus为一个优质投稿加一分,10条弹幕加一分,上课回答问题加一分,其实如果用AI写弹幕和投稿老师也不会管(期末的时候都是助教统计),当然读书报告如果有AI辅助的话一定要AIGC检测然后降重,如果能完成任务得分应该不会很低。但是听不少同学反应最后总评成绩卡绩,我也卡绩了。(大家一定要记得发弹幕,每节课发几条到期末其实就不少,因为弹幕可以水,老师查的也不严,有助于平时分拿满)
截至我写这篇评价的时候,我一共上了三门思政课,而这是我参与度最高的一门课。
老规矩,好的坏的有的没的都提一嘴。
-正如我开头所说,这门课需要一定的参与度。上课纯写作业一点不听一般是拿不满平时分的(反正我不太能想象要怎么拿满),需要参与课堂互动。互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在雨课堂上发送投稿或弹幕,弹幕只是加分项,10条弹幕加1分,而投稿占了平时分的20分,每条投稿算4分,要投5个投稿才能把平时分拿满,投稿的内容又是需要与本次授课相关。这就注定了这门课对于把思政课当自习课的同学们来说不那么友好。
+上述内容我虽然标成了一个负面因素,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应该给课程扣分的理由。首先,王老师上课的内容是比较有营养的,会讲很多高中历史课没有涉及或没有深入的内容,对于真正喜爱历史的同学来说肯定是相当不错。
+其次,课堂互动的任务量真的很小很小。每条投稿除了“贴合本次授课内容”以外的唯一要求就是“超过100字”,只需要一堂课抽个十几分钟的时间认真听一个小专题,你就基本已经有了写出一个言之有物的投稿的资本了。所以其实对于就想在思政课上赶ddl的同学们来说,老师要求的课堂互动不至于影响你前进的步伐(
+本课程的加分项是个人认为在上过的所有思政课中最好拿捏的。首先,弹幕10条=总评1分,简单粗暴。其次,你的投稿若被选作优秀投稿,每一条也能获得1分的加分。后者的门槛真的比我想象中的低不少,我自认为自己在投稿中问的问题不算多有水平(因为我就是在思政课上赶ddl的那种人,每条投稿都是临时认真听个十几分钟写出来的 qvq),但是,或许是我每次都把要求至少100字的投稿给写到200字上下的原因吧,我的5条投稿里边竟然有3条都入选了优秀投稿,直接爽拿3分的总评。我一直是一个从不卷加分项的思政摆哥,但这一次我是真的感觉思政可以拿个满绩了。(快说,谢谢王老师!)
+顺带一提,本课程对课堂互动的要求仅限于为了拿满平时分而发送的投稿与弹幕,你上课写作业,王老师是不会为难的。她真的,我哭死。
真的会让我放下笔认真听课的水平,讲的很生动,举例打比方也非常易懂,知识丝滑流入脑袋毫无阻碍。
每节课一个主题,不会出现像马原那种前面没听后面就听不懂的情况,写作业写不动了随时开始听都很有意思。
上课内容虽然有大纲,但会从一些更有趣的事件入手分析,会讲清楚事件时间线以外的各方原因。
读书报告要求在14周之前交,有效避免了期末周大作业扎堆。
毫无身为思政老师的自觉
学学隔壁杨老师吧
先说主观感受: 给分客观度和好坏存疑,课堂中规中矩,整体不错但也不算特别出彩。
上完了所有的思政课,不知道为啥,这门课反而是最无感的(或许是初高中学的太多,现在顿觉乏味了)
pre19.5/20 弹幕20+ 投稿10 一次主动回答问题 两次投稿被精选 期末抄到最后才出来,还写了一些自己的总结 总评96
问到了几位同学都是卡绩96,还有位朋友正常完成任务,但被给了80多。因此对给分好/给分客观 深感怀疑。当然其实每个思政课都有人说分数是随机数生成器/不是随机数生成器,我根据我的情况觉得,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至少给分没有特别的好(相比隔壁某课),也没有非常能凸显个人能力让你卷高的地方。这门课有个特点是,投稿的分数可以加到平时分里,直到加满,相当于拉低了Pre/读书笔记的差距,最后大家平时分都能拿满。理论上甚至不来签到,投稿分都能补到那里面。很难说是好是坏。
注意到这门课程讲授的内容比较具体,会讲一些史实细节,而分析和论证的部分,显得就没有那么多(相比高中历史)。经常大半节课都在讲故事,个人觉得加更多理论点的东西,能在课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会比较好。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像现在这样课上听故事也不错,只能说众口难调吧。
在我看来,如果横向对比的话,王老师的风格也没有特别独特,毕竟其他几位老师都各有特点。如毛概某老师要求相对严格,说话风趣幽默,比较重视求真求是,在他的课上收获到更多的是如何严谨地分析问题。思修某老师为人亲切,课上发言环节较多,也会关心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原某老师自由洒脱,能在非常轻松愉悦、听故事一般的氛围里洞察到许多新颖客观而不带有政治说教色彩的观点。
相比之下,近代史就没得老师选,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学的。打七分并不是说这门课有诸多不足,而是想和我其他几门思政的评分拉开层级。毕竟相比之下,这门课体验确实比较一般……
正常政治课。
最大的优点在于给分细则非常详尽,你可以按照细则一条一条进行加分,日拱一卒,久久为功就可以取得高分。
总之,这门课适合喜欢规则确定并且比较认真的同学。
明确的给分规则,人好事少,冲
选就完了,轻松事少给分高。课前课后都会签到,但是请假很容易)
还没出成绩,所以给分填了中间项,出了再回来补充吧。我本来打算水一学期课认真做其他事情,但老师讲课很有趣也很有内容,有时候莫名其妙就开始听课了(误)听完以后甚至觉得之前有些没听很可惜。我比较社恐不敢说话,没有回答过问题,但其实回答问题是很好加分的。弹幕和投稿也是。投稿的话基本上写出自己的观点不是复制粘贴就会被选为优秀,也有加分。有一次课堂pre/读书报告,孩子同样因为社恐找不到队友选的读书报告,读了推荐书单里的书。感谢老师,要不是这个我这学期就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了。期末是开卷1500字,书上完全有的抄。不过以上两项都不知道给分如何,希望好一点啊啊啊啊,别的课已经寄了。
给分超好,看得出有认真备课。偶尔两三次没去也没关系,多投稿和发弹幕可以当bonus。评分细则公开透明,轻松A+!
王老师的课不必多说,可以划水,但认真听也能收获很多,推荐的书单也很用心很有针对性。算是对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补充和深入,对于理工科大学来说算是非常有意义的课程了。好像目前就只有王老师教这个课,一学期管几百号人也挺不容易的。老师很和善,有次去晚了没抢到座位只能坐第一排,被老师当成了助教,从此莫名被记住了,现在见到还能友好打招呼(乐
王春英老师很认真,偶尔听一会挺有意思的。pre和小论文二选一,给分不错
讲课水平非常高,可惜确实对大部分来南科大的人来说资源溢出(详细解释一田二主的时候就知道是专业的了),而且水分的方法那么多,不就是写弹幕玩玩梗就是写写100字小作文锐评微操大师蒋光头就行了的事( pre和报告二选一,pre找不到好队友就写报告呗,ps感谢同组的同树德的同学和致新的两位同学,大家都在努力配合做好pre非常合作)
不错,这学期是做一次pre或写一篇读书笔记,期末开卷论文50分,平时分靠写投稿和发弹幕可以加,最多平时分加满到50分。给分不错,我难得的满绩课
内容最有意思的思政课,想学东西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老师真的很博学,但是事情有些多,想水的不太好水。
给分在思政类课程中不算松,相较于杨老师的思政课,还是需要去动手的。
弹幕+投稿+(期中:读书报告/Pre)=50%平时分
Pre是可以自己选择时间周数的,读书报告就是期中交。
感觉没什么收获吧,不过上课时候的一些历史小视频还是很吸引我的,大概是有军事参杂在里面吧。
一定记得写弹幕和投稿,不然就会跟我一样92卡绩。。。(忘了发弹幕了。。
王春英老师人很好,上课的话认真听还是会有收获的,不过老师语调很平,听课容易犯困()给分真的很好,愿意拿的话平时分能拿满的,期末考试也很简单,只要初中历史过关的话基本没什么问题的,王春英老师这节课可以大胆冲!
最爱的思政类课程!老师上课讲的也超级好,跟着听基本不会犯困
得分细则公开透明,有明确的加分机制,不用担心前50分的得分
王老师的历史课很好,喜欢历史的同学都可以去听一听。
老师讲述内容不错,如果你想听就可以有收获
老师讲的非常好,收获很多,前提是你认真听。
给分非常好,上课积极投稿和发言可以轻松A+,事情不多
给分正常,课上的很好,无脑冲
老师很好,但我基本不听课
一个pre一个期末论文,没有其他任何事情。超级好
无脑冲就是了,王春英老师讲的历史课超级好,可惜全班只有少部分几个人在听。。。
建议喜欢历史的人选课,认真听,会有很多很多收获,对历史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理解。
给分有些低于期望,貌似是我四门思政课最低的一门了。平时签到全勤,还回答问题赚了好几次附加分,最后总评只有A
老师讲课有意思,但是可惜没多少人听。期末论文类比其他课程难一点点,但是也并不难,还不用查重。
近代史内容比较水,但是王春英老师讲历史故事很有趣,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那一块。比较喜欢抽同学起来回答问题,一节课一般一两次。老师会在每组pre之后进行点评,希望同学们可以学会更好地做pre。
课讲得蛮生动有趣的,课上偶尔会有一些小活动,也很丰富有趣。就是一定不要无故缺课,她一般喜欢随机签到,一次没签到可能会被扣4分,总评啊,孩子就是在这块丢的分,于是从A变A-了。
强烈推荐,老师上课内容很有意思,能学到一些东西。这门课一个小组pre,一个期末论文,比较好水。
追问:王春英老师怎么样,给分如何,作业多吗
答:给分不知道,但是课挺好的,就是建议找个好队友(摆烂队友逼得我一人三天4000字pre稿子)
追问:请问王春英老师的课堂任务是什么,也是2pre2论文吗
答:1pre1论文
答:这门课就一个字:水!是我学过的最浅显的历史课。
答:见上面的问题,乐正上课事情不太多,讲故事还算有趣。但是一旦你没听清pre和作业的要求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