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给人一种很自由的感觉,杨老师是那种“无为而治”“无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老师,认为卷思政没有意义,任务量几乎是所有思政课中最少的。但给分确实有点随机(扣一分)记得杨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这门课拿了A+,你就要好好想想你是不是因为这个失去了什么?相反如果你这门课成绩不好,你可能因为这个得到了 >>more
先说主观感受: 给分客观度和好坏存疑,课堂中规中矩,整体不错但也不算特别出彩。上完了所有的思政课,不知道为啥,这门课反而是最无感的(或许是初高中学的太多,现在顿觉乏味了)给分pre19.5/20 弹幕20+ 投稿10 一次主动回答问题 两次投稿被精选 期末抄到最后才出来,还写了一些自己的总结 总评9 >>more
先说结论:本课是南科大水平较高 、体系较成熟的一门思政课,认真完成任务给分是很好的。 滕老师是做事认真严谨且有一定要求的老师,上课前几周会详细讲课程须知,也曾提到过这门课程不是那么好水,如果想摆烂旷课或者极度害怕上课被提问的话可能不太适合这门课程。 时间表作为一门三学分的课程,相较于其他思政课(对比 >>more
一定要找个好队友!课程本身挺好,但是前半学期基本都是基于小组的任务。组队是自己组的,大家各发布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自发组队。尽量抢先跟积极活跃的人组好,而不要因为坚持自己的话题而错过了加入其他组的时机。特别是不要成为最后一个组!别的组五个人,我组就四个人,因为29 mod5 =4 。然而实际上 >>more
给分好事少的典型,之前成绩分布百分之百a。只有一个期中辩论和期末Pre,整个学期课下花在这门课上的时间两三个小时都够(不过认真点的话还是多点好)有时随机纸质签到当然因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也不好卷到特别高,但确实是能保证你就算摆烂也有保底的分数。本人投入的精力不多,最后a,也算是值回积分了——暑假 >>more
先说结论:个人认为这课最大的问题在于本学期给分偏低。关于课程内容,前人之述备矣。课程的亮点是有不少互动交流的环节,大家自愿或被动地讲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点free talk的感觉,对e人比较友好,也挺能让人放松的(之前经常去心理学社的活动,这学期这门课多少有点那个的功效了)关于其他评论讲到的上课内容 >>more
本人是上学期经历向代(向子卿高等代数2h)拷打的学生,感觉向老师信息密度较大的讲课风格和飞一般的语速能倒逼着你课上快速思考。一开始本来不知道有这门课,开学之后才发现,想上的时候那个时间已经被排上了思政。于是我便旷了大半个学期的思政来听这门课(在这里感谢帮我发签到码的同学们和上课没多少事的老师)。 因 >>more
在经历了传奇向代后,李老师的讲课速度和风格可以说是宝宝巴士,基本按照北大小黄书来讲,只是有些地方的顺序可能略有差异。前三周主要讲群环域的基础定义,非常简单,在向代中就学过,也只有国庆作业的《近 世 代 数 三 十 题》需要多花一点时间。然而国庆回来之后的那一个月,对群更深入的讨论让我学的较为吃力,这 >>more
先前的评论已经有很多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注意到胡老师今年风评塌房,在这里补一下三位代数老师各自风格的对比,供同学们选课时参考。我先后上了胡代向代和李代,这三位老师可谓是各有风格。但是让我选的话还是觉得向的讲课风格最适合我,原因如下:1.胡勇老师有时会念讲义,虽然讲义写的还算清楚,但听胡课容易昏 >>more